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正文内容

houyhnhnms在格列佛游记中的象征意义 慧骃和耶胡到底是什么有什么含义吗

一、《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先后去过哪几个地方

矮人国 Liliput

巨人国 Brobdingnag

飞岛国 Laputa

慧骃国 Houyhnhnms

这本小说一共分为四部,每部独立成章,但主人公始终是外科大夫莱米尔?格利佛先生,其实这个主人公就代表作者本人,再加上使用第一人称,更有利于他抒发感受。第一部是“厘丽浦之游”,俗称“小人国”,颇具童话色彩,但实际上是作者所处时代英国的一个精缩版,难怪此书一出当时的读者一眼就能看出哪句话,哪个段落,哪个情节是在说政府的哪个人,哪种规矩和哪一事件,后代的版本便充满了许许多多历史诠注,甚至造就一批注释家;不过,这并不是该书能够经久流传不衰的原因,关键是里面讥讽的可笑政治腐败、荒唐政党斗争和因信仰而引起的战争等等直至21世纪的今天仍在世界各地流行,从这一角度来看,作者的抨击和感慨并没有失去现实意义。尤其是格利佛用尿扑灭厘丽浦后宫大火后反遭皇后嫉恨,只因破了一条多年的规矩就要因功究过严加惩处,这种冤枉事不管在那个时代都发生过,也都会引起人民群众的同情,因此这故事就成了经典,一代传给一代。

第二部是“勃罗廷奈之游”,俗称“大人国”,这是作者在用放大镜观察国家和社会,虽侧重点仍在宫廷和国王身上,但视野已扩大到社会和一般平民,尤其是出现了格利佛的小保姆格鲁达绮这样一个人物,不但渲染出人情味,而且进一步增加了童话色彩。可儿童们却不一定能看懂作者浓墨重彩详加描述的格利佛与勃罗廷奈国王一连数日的交谈。主人公在这里似乎找到了一个虽然体格庞大但却心地善良和思想高尚的贤主,并借他之嘴批评英国的政治和法律弊端和表明他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良心。不过,这只是作者的一种乌托邦式幻想,勃罗廷奈国不照样有军队吗!“厘丽浦之游”和“勃罗廷奈之游”,即“小人国”和“大人国”多少年来都被当作童话,后人甚至去除了里面的复杂对话和评论,只剩下情节,编成连环画,卡通等等走入少儿的心灵。这虽是一种商业行为,但为此书的传播却立下了汗马功劳,因为文明社会的人从小就知道了这本书。但我们有文化的中国当代青少年应当清楚,这并不是“格利佛游记”的全部。

第三部是“龙扑塔、巴尼拔、拉格纳、巫伯德利堡与日本之游”,俗称“飞岛”。这一部游记涉及好几个地点,内中有真有假,出现的人物有的虽然很奇怪,但体型跟我们一样,算不上是童话,所以后来的个别版本干脆将它删除。其实,它比其余三部更接近人类生活,作者针砭污垢也就显得更直接更具体,或许正是这个原因,不大容易被所有人容纳。但它写得如同其余三部一样精彩,经常令人拍案叫绝。这部游记完全可以称作科幻小说,尤其是对龙扑塔即“飞岛”的描写,似乎还真有点科学根据。但作者对“科学家”的挖苦和揶揄可能有点太过分,他讽刺的虽然是伪科学,但我们在发笑的同时应当知道作者是有思想局限性的。这一部里还有两个亮点,一个是巫伯德利堡的亡魂再现,一个是关于永生人司楚布鲁哥的描写。前者很像当今西方流行的鬼魂恐怖小说,但作者是借此来纠正历史记录的谬误和对无耻文人的鞭笞。后者则开始涉及人类的一个重大哲学问题——生死观;世世代代从国王皇帝到平民小卒大家都在盼望长生不死,然而真有这样的永生神仙出现时,他们又会是什么样呢。这一段十分有趣,不可不看。

第四部是“咴儿咴儿国游记”,又译“慧駰国”,俗称“智马国”。这一部体现了作者的思想升华,他站到造物主的立场上把人当成一种劣质物种去与别的优越物种加以比较,具体说就是马,这样一来他评点的就是全人类了。初读这一部游记很让人感到别扭,活生生的一个人怎能跟马说起话来,原来这是寓言。既然是寓言,我们首先应当搞清楚其中的两个主要人物象征着什么。一个是“咴儿咴儿”,即马,一个是“雅虎”(有的版本写为“耶胡”),即人;前者象征着作者心目中的“理性”和“美德”,后者象征着作者笔伐的“野性”和“邪恶”。然而,在这个所谓的理想国里,被格利佛崇拜得五体投地的充满“理性”和“美德”的“咴儿咴儿”们却在杀戮和奴役充满“野性”和“邪恶”的“雅虎”,自己内部仍保持着世袭等级制度,对同类实行压迫,最后甚至召开所谓的全国大会通过决议竟然将无限热爱他们的主人公给驱逐出境了,而这位主人公回国后数年还不愿跟家人和人类同伍!这真是莫大的讽刺,或许作者所讽刺的一切人当中也包括主人公在内。不管怎样,在过了将近300年后的今天,在代表高科技先导领域的因特网上突然又冒出一个大名鼎鼎的雅虎网站,看来它是在向“理性”社会挑战,不过,几个精英开办者又赋予了雅虎以新的意义。

作品简介

作者:(英)乔纳森·斯威夫特(1667~1745)

成书时间:1726年

特色之处:旨在抨击当时英国的议会政治和反动宗教势力的幻想游记体讽刺小说

江奈生·斯威夫特(1667-1745),英国著名讽刺作家,政治家和诗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兼有爱尔兰和英国的血统。著名作品有:《一只澡盆的故事》,《格列佛游记》,《书籍之战》,《木桶的故事》

书目

第一卷小人国之旅

第01章第02章第03章第04章第05章

第06章第07章第08章

第二卷布罗卜丁奈格游记

第01章第02章第03章第04章第05章

第06章第07章第08章

第三卷勒皮他巴尔尼巴比拉格奈格格勒大锥日本游记

第01章第02章第03章第04章第05章

第06章第07章第08章第09章第10章

第11章

第四卷慧骃国游记

第01章第02章第03章第04章第05章

第06章第07章第08章第09章第10章

第11章第12章

二、***格列佛游记***中***慧骃和耶胡到底是什么有什么含义吗

《格列佛游记》中,慧骃(Houyhnhnm)是一种具有马的外形的有智慧的生物,而耶胡(Yahoo)则是一种类人生物,但面目可憎,行为举止反映了自身最野蛮和原始的欲望,不懂得克制,换句话说,不懂得“掩饰”自己。

作者在这本书中通过对比慧骃和耶胡来表达了对人类社会的不满和批评。慧骃被描述为具有纯粹的善良和礼貌,而耶胡则代表了人类的伪善和野蛮。因此,作者通过这本书呼吁人们反思自己的行为和社会制度,以达到改善人类社会的目的。

三、《格列佛游记》作者斯威夫特是怎样运用讽刺手法的

对〈格列佛游记〉,有句评价道:以夸张渲染时代的生气,藉荒唐痛斥时代的弊端;在厌恨和悲观背后,应是一种苦涩的忧世情怀。

我认为说得很有道理.

在书中,斯威夫特巧妙得运用了夸张的手发,——把人夸张变形为超级“大人”,超级“小人”或动物式的人。他们那种残忍、贪婪,那种自私、狠毒,不通过怪诞的手,怎能如此深刻有力地

表现出来?贝克特让主人公维妮在身子埋入黄土时还若无其事地梳妆打扮,并且一天又一天地高呼“啊,又是一个美好的日子!”甚至还蛮有亲情逸致地唱起轻佻的情歌,极具表现力的揭示了人们被习惯与本性支配所导致的精神错乱与麻木不仁。如果改用“写实”手法,恐怕很难达到这样奇异诡怪的“实”,自然也难以这么辛

辣地揭示人的荒谬境地。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感情的表达还是形象描绘,由于夸张手法的运用,一切都显得那样的惊心动魄,令人难忘。

书中对显现实(更确切的说是对当时英国社会)生活的讽刺入木三分,字里行间无不道出了当时英国的特点:"贪婪、党争、伪善、无信、残暴、愤怒、疯狂、怨恨、嫉妒、淫欲、阴险和野心。"他挖苦地描述了人兽颠倒的怪诞现象:马成了理性的载体,而人则化作脏臭、屎尿横飞、贪婪刁难的下等动物耶胡。他大谈人的天性,就是心甘情愿被金钱所奴役,不是奢侈浪费就是贪得无厌。《格列佛游记》的讽刺在揭示现状的同时,也构成对某些语言的模拟和挖苦。这也是我之所以喜欢这本书的缘故。

较有人情味的格列佛,把小说带向另一个层面的讽刺:即对人性的怀疑。两次尺度转换起了某种否定的作用。到了大人国,这点就变的十分明确了——因为格列佛自己也变成“小人”:他用自己少得可怜的几片小金币向那里的巨人讨好;他弄刀舞剑,展示自己的勇武;他和王后宠爱的侏儒闹矛盾、斗心机。但他的讨好保护人的行动又实属迫不得已——因为他随时可能被任何外在的如此,对社会现状的批评便进而转化为对普遍人性的怀疑。关于“钱”的一段深入肯綮的评论就实例证。

总之,这本书借用夸张的手法,给我们带来了就是显示生活的点评和讽刺,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