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摘 > 正文内容

通感有什么表达效果?通感的作用及表达效果分别是什么

一、通感的作用及表达效果是什么

强化意境,增添诗味,强化情感,表达诗人对某种事物的体验感受,通感是不同感觉之间的相通,本质上来源于人的本能,艺术上则是人的想象所造成的。例如李煜的名作《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剪不断,理还乱”实在传神。“离愁”本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绪,但是词人却用剪刀去“剪”它,用手去“理”它。这本身打破了视觉、触觉和人的内在感觉所存在的界限,加强了愁闷的心境,也让我们形象感觉到:喔!原来当时李煜的“愁绪”是这种独特“滋味”。

通感的常见形式

1、视觉和听觉之间的通感

五官可以相通,但最易打通的是视觉与听觉。例如苏轼《夜行观星》:“大星光相射,小星闹若沸”,大大小小的星星聚集在一起,大星星似乎明亮而平静,小星星闪烁不定,在诗人笔下就成为了“闹若沸”的场面,一个“闹”字增添了宁静夜空下的动感。

2、触觉和听觉之间的通感

例如刘长卿的登临诗《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以触觉上的寒形容磬(佛寺中使用的一种钵状物,用铜铁铸成,既可作念经时的打击乐器,亦可敲响集合寺众)声的深远,旧日繁华如今寒烟衰草,顿生悲凉。

3、视觉和触觉之间的通感

例如李贺的《蝴蝶飞》:“杨花扑帐春云热,龟甲屏风醉眼缬xié。东家蝴蝶西家飞,白骑少年今日归。”蝴蝶轻轻扑打着室内的卧帐,卧帐里散发着春天的温热气息。春意热闹盎然的意境因“热”字而更形象。

二、通感的表达效果

通感的表达效果介绍如下:

“通感”又叫“联觉”,是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其在古诗词意境的营造上作用甚大。宋祁《玉楼春》中的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就是典型的例子。清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盛赞其“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认为因用了一个“闹”字而充分表现出了春天的境界。

通感是文学理论术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通感技巧的作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在现代文学作品中,通感的使用,可以使读者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对审美对象的感悟,克服审美对象知觉感官的局限,从而使文章产生的美感更加丰富和强烈。

通感是建立在感觉转移或奇特想象基础之上的,从感觉转移中强化人的感受,抒发和传递思想感情。通感能让读者全身心地去感知生活,感受审美对象,从文中捕捉到完整的艺术形象。如:

①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郭风《叶笛》)

你听,那笛声中竟有草的清香,花的芬芳,还有阳光的明媚!听觉、嗅觉、视觉相融汇,那笛声是多麽悠扬,多麽撩人情思!

②感人的歌声留给人的记忆是长远的。无论哪一首激动人心的歌,最初在哪里听过,哪里的情景就会深深地留在记忆里。

环境,天气,人物,色彩,甚至连听歌时的感触,都会烙印在记忆的深处,象在记忆里摄下了声音的影片一样。那影片纯粹是用声音绘制的,声音绘制色彩,声音绘制形象,声音绘制感情。只要在什么时候再听到那种歌声,那声音的影片便一幕幕放映起来。(吴伯萧《歌声》)

歌声是无形、无色、无味的,要辨识它不能凭借视觉、嗅觉和味觉,只能凭借听觉。作者把歌声比喻成有形的东西,不但能“摄下”“影片”,而且还能“绘制色彩”“绘制形象”“绘制感情”,还能“一幕幕放映起来”。这就是借助通感手法,才把“歌声”刻画得如此具体生动,如此绘形绘声绘色。

三、通感修辞手法的作用及表达效果

通感修辞手法的作用及表达效果:能够将人的不同感官体验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效果,让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其详细内容如下:

1、通感又叫“移觉”,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的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的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式。

2、通感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能够化抽象为形象,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增强语言的意境美。通感往往能够将人的不同感觉进行挪移转换,产生独特的感官体验,从而增强语言的意境美。增强语言的韵律美。形成一种独特的韵律美。

3、通感的表达效果有形象生动,通感通过将不同感官的体验挪移转换,从而产生更为深刻的印象。感染力强,通感往往能够将人的不同感官体验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强烈的感官冲击力,富有创意,通感是一种较为特殊的修辞手法,运用得当可以让语言更加富有创意和个性化。

修辞手法的有关内容

1、修辞手法是语言文字表达中非常重要的技巧,它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使文本更加生动、形象、具有表现力。修辞手法的应用,可以让文字更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让读者更能够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思。

2、修辞手法是一种语言技巧,它通过修饰和调整语言文字的音、形、义等元素,以达到更加生动、形象、具有表现力的效果。修辞手法的分类有很多种,常见的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反问等。

3、修辞手法在语言表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它可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思。其次,修辞手法可以让语言更加生动形象,让读者更能够理解和记忆文本内容。最后,修辞手法还可以提高文本的表现力,让文本更加具有艺术性。

四、通感的作用及表达效果分别是什么

通感的作用及表达效果: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味道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如“温暖的红色”和“清冷的蓝色”,仿佛视觉和触觉相通,如说“光亮”,也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如“热闹”和“冷静”,仿佛触觉和听觉相通。用现代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些都是“通感”。

经典范例

最典型的例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赏析:清香乃是嗅觉,歌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

其实古诗文中也有,比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还有《阿房宫赋》中的“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再比如,“你笑得很甜”,这就是通感。“甜”是用来形容味道的,这里却用形容味觉的词来形容视觉,就是通感。